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埃塞俄比亞學生:

漂洋過海學印刷

陳妙玲 吳曉方文/圖
2025年09月29日08:3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埃塞俄比亞留學生在北京印刷學院實訓中心學習印刷工藝實驗測試紙張。

  今年夏天,北京印刷學院2025年春季埃塞俄比亞印刷企業專項班順利結業,為期6個月的國際產教融合培訓項目取得圓滿成功。

  對於10名來自埃塞俄比亞的學員而言,這段時光不僅是一次技能的飛躍,更是一段難忘的“取經”之旅。他們漂洋過海,滿載先進的印刷技術與深厚的友誼而歸。

  “在我的家鄉,高質量的印刷品是一種‘奢侈品’。”學員內加什·拉海爾·阿費沃克說,“我們有很多想法,但由於技術和設備比較落后,常常沒有辦法實現。這次來中國學習,對我們來說,就像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

  此次培訓課程內容緊密結合實際,涵蓋了從色彩管理、數字制版、精密印刷到印后加工的全產業鏈先進技術。學員們不僅在理論課上汲取知識,更在設備先進的實訓中心裡親手操作。

  “最讓我震撼的是中國印刷技術的智能化和自動化。”學員尼格斯·阿斯納克·澤加耶說,“在北京印刷學院的實訓中心,我們學習了最新的數字印刷機。從設計文件到打印出成品,速度非常快,顏色也非常准,比我想的還要好。老師們都很耐心,總是讓我們‘自己試一試’。這樣一邊做一邊學,我進步得特別快。”

  “第一次走進北京利豐雅高長城印刷有限公司車間時,我激動地閉不上嘴巴。”學員阿耶萊·亞萊姆沃克一邊豎起大拇指一邊說,“我有點被它的規模嚇到了。一排排高級印刷機一起工作,像一支很大的機械軍隊。在我們國家,整個印刷廠可能也沒有一台這樣的機器。中國的師傅非常友好,他們教我使用機器的時候總說‘慢慢來,多看幾次就會了’。現在我已經可以自己操作數碼印刷機了。我一定要把這些先進的技術帶回家鄉。”

  “中國人常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印刷與包裝工程學院的方一副教授說,“我們非常高興能將中國印刷業的先進技術和成熟經驗分享給埃塞俄比亞的朋友們。這不僅是一次技術培訓,更是為‘一帶一路’框架下的中非合作培育新的火種。”

  如今,結業的學員們已回到故土。對於未來,他們充滿信心與規劃。

  “這6個月的學習,就像是為我的職業生涯‘鍍’上了一層金。”克斯馬·埃爾米亞斯·穆拉圖描繪著他的藍圖,“我回去后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嘗試將學到的數字色彩管理技術應用到我們公司的生產中,提升印刷品的質量。我相信,我們能印出和這裡一樣精美的圖書和包裝,讓埃塞俄比亞的讀者和消費者也能享受到高品質的印刷成果。”

  從亞的斯亞貝巴到北京,再從中囯的課堂返回非洲的熱土。這批埃塞俄比亞的印刷業“火種”,正承載著希望與夢想,准備用在中國“取”回的“技術經”,助力點亮本國印刷行業的未來。

  (作者陳妙玲系北京印刷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院長,吳曉方系北京印刷學院國際教育學院教師)

(責編:郝孟佳、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